Stock Code688359
  • Home
  • About Us
    Company Profiles
    Chairman's speech
    Honor
    Development History
  • Research Institute
    Introduction to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 Industry Solutions
    Electronic chemicals
    General electroplating chemicals
  • News Center
    Company News
    Industry News
  • Investor Relations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c plann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cept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 中文
  • Home
  • About Us
  • Research Institute
  • Industry Solutions
  • News Center
  • Investor Relations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中文
中国发布首批电池ID,动力电池迎来“身份证”时代
Date: 2025-01-07 Click: 698

随着经济绿色与可持续发展不断推进,以及电动汽车行业不断深入发展,赋予动力电池“工业身份证”,标志着电池产业迈入了数字化管理的新时代。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电池ID成果发布会”上,由汽车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主办,中汽数据有限公司承办,正式推出了中国电池ID解决方案。


图源: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中国电池ID通过二维码等数据载体,为每块电池赋予独一无二的身份标识,记录其从生产到退役的全生命周期数据,构建详尽的“个人档案”。这些数字身份将作为企业从生产、销售到回收利用等各环节的身份标识,帮助企业实现产业全链条电池ID信息的实时交流和管理。


动力电池出海面临挑战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全球动力电池企业的竞争愈发激烈,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更是带来了新的挑战。

当前,海外市场的政策环境复杂且严格,尤其是欧盟和美国的相关法规对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构成了较大的挑战。比如,欧盟的《新电池法》要求动力电池必须持有“电池护照”,并披露碳足迹、回收率等信息,增加了企业的合规成本和管理难度。此外,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限制了使用特定国家制造的电池组件,也对中国企业形成了贸易壁垒。

最近几年,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市场,通过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国际化战略来提升竞争力。其中,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通过在欧洲等地建厂,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并降低运输成本。同时,企业也在加强碳足迹管理和环保改造,以应对欧盟等地区的环保要求。

然而,欧盟对动力电池的碳足迹管理要求日益严格,企业需要对供应链的碳排放进行详细核算和管理。中国企业在碳足迹管理和数据透明度方面与国际领先企业存在一定差距,将影响其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

为了应对国际互认的需求,产业界需要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分布式架构,以保障产业链数据的安全交互。这不仅涉及技术层面的挑战,还需要在政策标准和国际互通互认方面进行大量工作。


动力电池将拥有“身份证”

实际上,中国早在2018年就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将产品唯一电子标识的概念引入动力电池领域,赋予每一个动力电池标准“身份证”,主要运用信息化、大数据技术,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进行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

随后,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借鉴中国的成熟经验,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了涵盖产品供应链、制造、运输以及环境影响等信息的电池数字护照概念。

2024年6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吉利等10余家汽车企业开展协同研究,聚焦披露信息、指标核算方法学和数据安全等方面,运用数字空间技术,建立了分布式架构的“中国电池ID平台”,保障产业链数据安全交互,提升动力电池产业数智化管理水平。

2024年12月26日,中国电池ID解决方案正式发布,涵盖ID指标体系、中国电池 ID 平台以及配套文档生态三大部分。

中国电池ID计划核心是“集中式管理,分布式存储”的中国动力电池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重点从体系构建、试点示范、政策标准、国际互认四个方面推进。其中,集中式管理是指以一个电池ID为标识,集成该产品全生命周期相关的全部信息;分布式存储则是基于分布式架构建设数据交互体系,通过加密、认证等方式保证各信息提供方的数据主权

首批获得中国电池ID的企业涵盖了矿产、材料生产、电池生产、汽车生产、报废车拆解和综合利用等全产业链相关行业,共有16家企业领取了首批ID。这些企业包括一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奇瑞汽车、蔚来汽车、宁德时代、弗迪电池、中创新航、欣旺达和威睿电能等。

据介绍,其指标体系覆盖电池信息、拆解回收、可持续性、制造商及供应商、警示标识和动态信息6个维度,涵盖一般信息、生态设计、碳足迹及再生利用等全链条。


中国电池ID计划未来影响

随着中国电池ID计划的推进,中国动力电池将在全球电池产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中国电池ID计划通过“集中式管理,分布式存储”的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实现了产业链信息的高效协同和分级披露。这一方案不仅为企业树立了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还构筑了交织、贯通的产业数字空间,搭建了互联、互信的国际数字桥梁。

同时,中国电池ID不仅记录了电池从生产到退役的全生命周期数据,还为每块电池构建了详尽的“个人档案”。这些档案涵盖了电池的基本信息、容量、电压、寿命、功率能力、温度状态、能量效率、材料信息、循环性设计及碳足迹等关键指标。

此外,首批中国电池ID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电池产业向数字化管理的重要进展。目前已有16家企业领取了首批中国电池ID数字身份,展示了企业电池产品的基本信息、性能参数及可持续性信息等,表明中国电池ID已完成从规划设想到实际应用的根本性转变,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基础条件。

对于中国电池ID计划,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嘉禾表示,电池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是关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电池ID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提供了标准化、通用化解决方案,助力行业树立可信、可控的产业数字安全屏障,构筑交织、贯通的产业数据空间,搭建互联、互信的国际数字桥梁,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免责申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



About Us
  • Company Profiles
  • Chairman's speech
  • Honor
  • Development History
Industry Solutions
  • Electronic chemicals
  • General electroplating chemicals
Research Institute
  • Introduction to the Research Institute
  •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Strategic planning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cept
  •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Investor Relations
  • Investor Relations
Contact Us
Guangzhou Sanfu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Contact number
020-32058269 020-32077089

Headquarters Address
No. 57 Fenghuang Sanheng Road, Zhongxin Guangzhou Knowledge City, Guangzhou City

Enterprise email
sales@yzdsx.net Business cooperation
rd@yzdsx.ne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mkt@yzdsx.net Brand cooperation

Subsidiary Companies
  • Xiamen branch
    Company Address: 1403, Building 6, Xinglinwan Operation Center, Jimei District, Xiamen City
    Contact number: 0592-6220498 0592-6220478
Follow Us
Subsidiary links: Haoyue New Materials | Ningmei New Technology | Second Light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 Boquan Chemical | Kandiswei | Mingyi Electronics | Yiling Intelligence | Hongwei Technology
Friendship link: Investor Protection Column of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Subsidiary Companies
  • Xiamen branch
    Company Address: 1403, Building 6, Xinglinwan Operation Center, Jimei District, Xiamen City
    Contact number: 0592-6220498 0592-6220478

Copyright (C) Guangzhou Sanf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